Herban kitchen & Bar 二本餐廳–台北市大安區

最近兩個月內我已經去四次二本了,而且去了還想再去,即使它很特別:它是一間蔬食(=無肉)的餐廳。

IMG_9931-0.JPG
溫拌蘑菇沙拉、薯條搭配泡菜蒜香美奶滋

第一次去的時候,刻意挑了一天沒有特別想吃肉的日子,點了溫拌蘑菇沙拉、薯條搭配泡菜蒜香美奶滋、橄欖油迷迭香義大利麵,每一道都讓人滿意!

IMG_0282
橄欖油迷迭香義大利麵

就像去燒臘店要點鴨腿一樣,義大利麵要點橄欖油為主味的最能摸清餐廳水準。二本的橄欖油迷迭香義大利麵香氣迷人,我們三兩下就吃掉半盤,尤其是用附的麵包沾麵的醬汁,一入口我眼睛都亮了,豐富的香氣在嘴裡散開,有乾番茄的酸,有櫛瓜的甜,各種美好互不拉扯,讓人想把醬汁打包隔天早餐配麵包。

薯條這 comfort food 真的好好吃,馬鈴薯的口感很好,地瓜也很甜,吃幾根心情就開朗了,完全忘記白天上班時的壓力。而且份量好大,不像很多店家筒底有墊東西,它到筒底都還是薯條,兩個人吃有點勉強,而且朋友不喜歡泡菜,我不太喜歡蒜香重的調味,而且薯條本身有灑鹽了再沾醬實在很鹹,可惜店裡也沒有提供別種沾醬,只好單吃,剩了一些沒吃完。

溫拌蘑菇沙拉內容豐富,份量也很澎湃,陳年巴薩米可醋讓味道更圓潤,是一道放到最後也還會吃完的沙拉。

IMG_0033.JPG
奶油泡菜義大利麵

後來幾天一直想起橄欖油迷迭香義大利麵的好滋味,所以找別的朋友又去了一次,但這次的朋友喜歡重口味的義大利麵,所以我們點了奶油泡菜義大利麵跟粉紅蘑菇義大利麵,前者香辣夠味,後者適合偏甜的少女口味。沒有吃到想吃的,所以加點了一份蒜香杏鮑菇,焦黃色的外表、濃郁的蒜香,果然開胃又下酒,是這次三道裡最喜歡的一道。

 

後來這位朋友也很喜歡二本,所以我們就約好了再去一次,這次又依她點了奶油泡菜義大利麵,特別的是我們終於試了「大盤」焗烤穆薩卡

IMG_0028-0.JPG
焗烤穆薩卡

這道地中海料理可能有先把茄子、櫛瓜等先炸過,即使上面鋪了厚厚一層起司,蔬菜風味也沒有被蓋過去;不過中間的番茄醬可能少了肉類的修飾,酸味比較突出,朋友不愛酸味就不太喜歡這道,我一開始也吃不太慣,不過吃著吃著,覺得本來蔬果也不是只有甜味而已,像這樣讓各種味道都有表現的機會,吃起來也頗有趣。不過我可能還是傾向把起司放在bechamel醬汁裡,與蔬菜的味道會更調和。

IMG_0031.JPG
提拉米蘇

飯後點心是提拉米蘇,第一次嘗試他們的甜點,果然也很實在,柔順的馬思卡彭起司、明亮的酒香,是個令人開心的收尾。

第四次去的時候點了重覆的來回味,另外有點鷹嘴豆沙拉來嘗鮮,味道清爽,和其他重口味食物剛好互補。

說起來四次吃完都很飽,但是不會飽到不舒服,再次證明是好的食物、受到好的烹調,所以不會給身體負擔感。

 

以前的我不僅愛吃肉,還對素食抱持成見,因為每次經過路上那些素食餐廳都有一種固定的味道,就像生機飲食店的杏仁茶味,怎麼喝都覺得不自然;加上許多餐廳服務於宗教素,各種宗教定義限制了蔬食的可能性,相當可惜;強調「健康、生機」而不用心烹飪,少了一定程度的調味,連食材原本的美好都無法激發出來,以至於每種蔬菜看起來都垂頭喪氣的,看了就沒食欲,總覺得吃蔬菜是一種義務,一點也不讓人期待。即使我因為人道、環保等議題而開始想降低肉食比例,卻總是因為沒吃到舒服的食物而覺得「被壓抑」,最後反而吃更多肉。

不過這兩年多嘗試了一些地中海、日本菜而體會到,蔬果只要認真的料理,就可以好吃到讓人忘了肉的存在,其實不是只有肉可以當主角,「蔬食」餐廳二本做了很好的示範。

 

二本是一家無肉餐廳,在忠孝敦化路口附近巷子裡,工業風的裝潢設計適合朋友聚會,菜單可惜沒有飯類否則會更適合長輩,但有標明用料及各種素屬性,適合有吃不同素的朋友聚會,價位實在,提供平價的單杯葡萄酒,尤其適合下班後補充營養及酒精。

Tartine Bakery 安和店–台北市大安區

之前曾經有朋友大讚Tartine Bakery的馬卡龍,前陣子看到有折價券,第一次去就對其鹹食、甜食印象不錯,結果一個月內不小心就去了三次。甜點師傅貌似是旅美的華裔,可能因為如此,讓店內的法式點心充滿了美式的氛圍。

Tartine Bakery – 酪梨雞肉捲餅

Tartine有鹹食搭配甜點套餐,吃了四五款,覺得酪梨雞肉捲餅最好吃,不過重口味的人可能會覺得沒味道。

Tartine Bakery – 泡芙塔

多麼討喜的長相,誰能抗拒小泡芙呢?可惜焦糖有點太厚,不夠脆。

Tartine Bakery – 莓果泡芙塔

正確的名字忘記了,就是上面的泡芙塔的莓果版,莓果的微酸中和了鮮奶油、泡芙上的焦糖的甜。但我比較喜歡上面那款的單純。

Tartine Bakery – 草莓千層派

草莓千層派也讓我印象不錯,奶油裡也有草莓果肉,這天下午去吃餅乾還夠脆,用叉子戳就能分段,口感不錯。

Tartine的甜食份量都很夠,但也因為味道不像法式點心應有的層次豐富,頗容易吃膩,吃了兩款正方形的蛋糕都無法吃完,我想美式口味的應該會做得很不錯。至於macaron們則因為複式口味裡,我往往只能吃出其中一種口味,試了幾款都一樣,實在無法熱情推薦。還有機會去的話會想點美式口味的甜食,搭配鹹食套餐,應該不會讓人失望才是。在東區NY Bagels旁邊巷子附近,店面不大,要去最好預約。

(消費時間:2014年1月)

香港老友記粥麵館–台北市大安區

現在的香港雖然是個極其功利主義的地方,步調除了快只有更快,不過我所認識的廣東菜,卻是細火慢燉,講究的功夫菜。都說台灣人熱情,不過在吃方面,台北市卻是極端的功利主義橫行,尤其在租金嚇人的東區,到處都是既無新意也無情意的速食、輕食,CP值低到可以壓死螞蟻。有這麼一間老友記可說是台北人的福氣。

老友記 鴨腿飯加叉燒

個人最愛的是這鴨腿飯了。拜託千萬不要看著那個皮猶豫卡路里,所有精華就在那皮,連皮帶肉送進嘴裡,剎那間各種美味香氣隨著鴨油迸發,連肉質的彈美都轉品為香氣,捨不得張嘴說話,怕那香氣就跑掉了。我說亞洲最會做鴨料理的就是香港人了,北京烤鴨的做法確實是皮脆,卻引不出鴨香,肉也不夠細緻、潤美,僅止於烤「肉」,而港式燒鴨把醬與鴨相輔相成,尤其台灣的鴨肉好,讓人越吃越香,飯是一口接一口。平常因為消化不好的關係,很難多吃米飯的我,儘管鴨腿份量不大,這天竟然憑著鴨油的餘韻把飯都扒完了,還對著空盤子發呆了一會兒,嗚。

 

老友記 叉燒腸粉

基本上叉燒顏色對了就對一半,一般燒臘店那過於鮮艷的顏色看到就沒食欲。更何況這叉燒口感厚實、肥嫩,配著滑溜的粉皮,非常順口。這兒的叉燒腸粉非常實在,叉燒量很夠,小胃人可能一份就飽了。(吃一半才想到要照)

粥品也非常好喝,它好的點在於單喝粥跟單吃料都很好,一起吃更好,這不是任何粥都能到達的境界。上善若粥啊~

美中不足是吃完總還想來點甜的,偏偏店裡沒有甜品,不過趁著換地方時走動一下也好。在東區100元上下要在店面裡吃到真功夫的美食真的不容易,常常看牙完需要吃粥的我,真希望老友記開在我家、我公司附近,好幾次上班到一半在腦海裡開始點菜:來點燒臘的油香肥美做開始,再來份腸粉換換口感,最後來個粥收胃…

 

鴨腿份數不多,要吃要早去。需單點,加叉燒或其他燒臘加30元。

 

樂樂咖啡大安店–台北市大安區

樂樂咖啡 檸檬糖霜蛋糕
樂樂咖啡 檸檬糖霜蛋糕

樂樂咖啡的好就不用多說了,我最愛的是檸檬蛋糕,酸甜適中、溫熱,尤其是那糖霜,像一夜大雪過,你這南國的孩子興奮地穿起外套鞋子奔到那雪地上,那樣清脆的沙沙聲,那下陷的神秘感,忍不住再踩兩步,再兩步…

至於飲料,除了我無福消受的咖啡因類,我特別推薦樂樂的冰杏仁酒巧克力,我從來不喜歡杏仁相關產品的偽杏仁香,很多有機店會出現,但我每次都會想大罵,那明明就很不自然,怎麼可以雙重標準。

總之這個杏仁酒巧克力,喝來全無巧克力的厚重,杏仁香在舌尖、在鼻頭、在口腔裡忽隱忽現,像印度電影裡美豔的女主角躲在柱子後探頭向男主角放電,那脖子靈活地,讓人忍不住多喝兩口,不小心就變成喝shot的氣勢。冰地喝才有那滑順的過喉感,每一個吞嚥的瞬間都會聽到喉嚨發出「mmm~」的滿足,不吃冰的我每次都為了它破戒,唉呀呀…

以一杯巧克力來說,210並不便宜,但以甜點+調酒的雙重享受來說卻是非常划算的啊!可惜已經停賣了,由於有飲料低消,決定調整分類從「心頭好」到「有人找再去」。

樂樂咖啡 冰杏仁酒巧克力
樂樂咖啡 冰杏仁酒巧克力(已停賣)
樂樂咖啡
樂樂咖啡 抹茶牛奶

樂樂咖啡適合三兩好友享用手工美式蛋糕、喝飲料、聊天,另有少量輕食、日系啤酒。下午茶時段建議預約,人均約300上下。

用餐日期:2014年1月中(大安店)